简体 | 繁體
 
...
 
我院实施的新县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纪实
2021年08月22日 12:23 访问次数:


为进一步摸清新县县域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地区抗灾能力,为各级人民政府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由我院地质环境一分院具体实施的“新县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正按照设计稳步推进。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尽管我院前期完成过类似的项目,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本次项目的开展不同于以往的工作思路,还需要学习未接触过的新领域知识。因此,我院特别邀请中国地质大学的博士来院指导,项目组成员也加班加点向他们学习请教,大家劲头热情高涨,唯恐落下任何一个重难点。 

正当前期紧张而有序的准备工作完成、即将开展野外调查工作之时,新冠疫情又一次席卷而来。

为保证高质高效完成任务,项目组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迎难而上,义无反顾地奔赴新县开展野外调查。“在野外时刻不要忘记做好各项防护,防疫物资一定要准备齐全”,分院长在项目组开拔前对安全工作作出要求。

他们每天天一亮就出工,饿了吃背包里自带的干粮,渴了喝上两口矿泉水。回到驻地,为了遵守疫情防控措施,大家只能搬着小板凳捧着饭去户外吃。“这可比咱们‘餐风饮露’的日子幸福多了!”,大家打趣道。

 

立秋前后,大别山区正值雨季,“秋老虎”作祟下,上午还是骄阳似火,下午就能下起倾盆大雨。

工期紧、任务重,项目组成员坚持“小雨野外出工,大雨室内整理”、“白天上山作业,晚上室内整理”的原则,清晨闻鸡而起,迎着烈日开展野外工作、调查一手数据,晚上戴月而归,吃过晚饭还要整理当天资料,完成自检互检,忙完已是星辰满天。有时连续几天在烈日下工作,大家都晒脱皮了也毫无怨言,每个人都咬牙坚持继续奔走在野外调查一线。

 

调查工作围绕居民地周边地质灾害风险点开展,经常要与当地百姓打交道。村里大多是留守的老年人,即使子女已经盖了新房,但他们还是愿意留在山边住了一辈子的土坯瓦房。

一次,有对老夫妇看到项目组的工作人员冒着日头在他们房后的山脚下忙碌着,听说是为了调查当地地质灾害隐患的地质队员,便上前热情地招呼大家去家里歇歇脚,并拿出自己种的西瓜招待。“谢谢大爷大娘!我们不累!”,项目组成员委婉谢绝。

“山区的生活已经很辛苦了,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发现地质灾害隐患,让百姓的生活不再遭受灾害威胁。”一名青年职工这样说道。

 

新县夏季雨水丰沛,草木茂盛,气候潮湿,蚊虫肆虐。风吹雨打尚有雨伞可遮,遇见草丛中的蛇也可绕行,但最可怕的是来自草丛中的“隐形吸血鬼”—旱蚂蟥。山谷背阴的地方经常有“蚂蟥沟”,人一从草丛和树下走过,就能看到草叶上、树枝上栖息的蚂蝗“张牙舞爪”地向着有动静的方向站立起来,伺机爬上身体吸血。大家在野外调查过程中一个不注意,身上就会挂上几条蚂蟥。项目组成员不止一次的被蚂蟥叮咬,防不胜防,揪下蚂蟥,鲜血直流。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山区的蛇虫鼠蚁阻挡不了他们前进的脚步,山间的沟沟坎坎也不能成为他们工作中的绊脚石。

年轻的地质队员继承发扬着老一辈地质工作者“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精神,在不断“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家并没有觉得累,反而活力满满。

“没有什么困难能够打倒我们地质人,顺利完成此项目,大家的专业技能定会再上一层楼的!”技术负责说。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地质环境一分院干部职工将实施好这次地质灾害调查项目,在地质灾害防治一线中顽强拼搏、奋勇担当,坚决扛起大别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责任,为保护革命老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地质环境一分院供稿)

河南省第三地质矿产调查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2021-2022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黄河路132号天一大厦22层 电话:0371-58527657 传真:0371-60135903 邮编:450000
地址:信阳市东方红大道527号 电话:0376-6795111 邮编:464000 邮箱:hnsdkjdksy(at)163.com
网站备案号: 豫ICP备12022017769号-1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8/06 15:07:31